改善卸船機起升鋼絲繩的使用效果
通過分析卸船機鋼絲繩外股外層斷絲組織, 認為鋼絲繩與滑輪之間因為潤滑不足引起短時靜摩擦導致鋼絲表面組織出現(xiàn)馬氏體是引起鋼絲繩使用壽命降低的根源, 改善鋼絲繩制造過程所采用的油脂的品質, 加大表面潤滑油脂附著量 , 是提高該用途鋼絲繩使用壽命的重要技術措施。
卸船機鋼絲繩根據應用部位可分為俯仰鋼絲繩 、起升鋼絲繩、抓斗鋼絲繩和小車牽引鋼絲繩 。其中俯仰鋼絲繩使用周期最長, 小車牽引鋼絲繩規(guī)格最小, 起升鋼絲繩和抓斗鋼絲繩 規(guī)格最大且更換最為頻繁。一般情況下, 起升鋼絲繩和抓斗鋼絲繩結構 、規(guī)格保持一致 。
目前卸船機使用的鋼絲繩從組繩股數(shù)看有6股和8股兩種結構, 按組繩股結構特性分平行捻股和壓實股, 有的還使用填塑工藝。卸船機鋼絲繩早期以進口品牌為主, 主要有韓國DSR、英國BRIDON、德國CASAR、日本TESAC目前國內產品則占據主要份額。
鋼絲繩與支撐滑輪間短時靜摩擦是導致鋼絲出現(xiàn)早期斷裂的重要原因之一。通過對鋼絲繩表面磨損情況的比較, 結合鋼絲繩使用壽命改進的實際, 驗證了通過加強鋼絲繩制造過程的潤滑, 減小其與匹配滑輪摩擦來防止使用過程中馬氏體組織產生的技術措施的正確性。
在卸船機鋼絲繩生產中采用了突出潤滑特 性的非瀝青基表面脂以減輕鋼絲繩與匹配輪槽間的 摩擦并收到良好效果, 然而, 在增加合繩淋油時, 仍然考慮到盡可能避免因為鋼絲繩表面附著潤滑油脂因 量過大仍存滴落的可能性, 故對鋼絲繩淋油并不十分充分。從實際跟蹤情況看, 經過滑輪段鋼絲繩磨損仍然相對較重。實施上, 由于偏角的存在, 導致鋼絲繩進入滑輪或卷筒時其運動狀態(tài)已不再是單純的直線 運動, 而是直線運動和回轉運動組成的復合運動。這種運動形式決定了鋼絲繩具有偏磨特征, 鋼絲繩與匹配輪槽表面間潤滑不足, 其外觀磨損無疑表現(xiàn)更加明顯,這就是采用股、繩淋油潤滑工藝后鋼絲繩在使用過程中繼續(xù)存在磨損相對不均勻的主要原因。
鋼絲繩潤滑系統(tǒng)適用于此類工況,有效解決鋼絲繩淋油不充分,大量油脂滴落,高效清潔潤滑。適合各類復雜鋼絲繩潤滑情況。